<正>第一,来稿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的原创性作品,且从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并确认不存在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文中引文、注释和其他资料,应逐一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如使用了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如本刊确认需要,作者有责任将相关资料内容的纸质复印件或PDF等格式的电子文件提交给编辑部备查。
2025年01期 No.53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0K] [CNKI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开;
“依乎形”和“由于象”既是早期思想史上两种基本的赋名原则,亦折射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进路。诸子百家哲学思考既遵循“依乎形”或者“因形定名”的原则,奠定了知识论和逻辑学的基础,又开拓了“由于象”的、几乎无穷无尽的思想空间。“象思维”乃古代哲学思考与艺术表达的重要方面,几乎不可或缺。它对于理解早期哲学和艺术的创造性活动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依乎形”与“由于象”的分野,体现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别。
2025年01期 No.533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6K] [CNKI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国翔;
唐君毅反省与自讼的修身功夫一生不断,纵观其一生的日记以及不同时期的相关文字,清晰可见。唐君毅的反省与自讼,既是修身功夫的实践,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治疗,为儒家传统修身实践在现代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此外,较之西方的亚伯拉罕传统,唐君毅的反省与自讼彰显了儒家修身传统的与众不同之处。作为一种精神性传统的儒学,其自我的修养与完善更注重心灵的自觉,而非外在超越力量的宽宥和救赎。
2025年01期 No.533 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CNKI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中亮;
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一生有四姓:本姓、义父张锁高的张姓、义父安禄山的安姓、唐廷赐予的李姓。选择张姓意味着以奚族酋长之子的身份示人,有利于麇集藩镇内的同族,是族群认同的一种表征;采用李姓是以皇族形象行世,从而更易获得朝廷的政治认同。大历年间他的复姓与更请赐姓,本质上是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纠结,动因都是为了更好地传位于其子李惟岳。《李宝臣纪功碑》碑名为“李公纪功”,正文则书“亚相张公”,李宝臣复姓张之后,未复原名张忠志,而保留赐名,叫张宝臣,这些都体现了他试图在族群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求得平衡。结合奚族质子热瓌墓志、张佑明墓志来看,这些入华胡人都呈现出和李宝臣类似的在政治认同和族群认同之间寻求平衡的现象。国家的政治环境、藩镇内部的权力生态、自身的身份地位,都成为他们采用何种姓氏的影响因素,选择的背后体现了政治实用理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晚唐胡人藩帅家族的华夏认同逐渐成为不可逆的历史潮流。
2025年01期 No.533 37-4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CNKI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艾琳;
两宋是播州杨氏等西南族群融入华夏共同体的重要历史时期,但播州杨氏家族的兴起历程及其原因,在不同史料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元明时期撰成的《忠烈庙碑》《杨氏家传》诸文,皆以“向慕华夏”、礼贤下士、儒学教育等文化性因素,为杨氏塑造出独具家学、家风的西南大族形象。然而从《杨文神道碑》等可知,两宋时期杨氏兴起的根基在“武”而不在“文”。无论是宋神宗时期协助官军平定乌蛮乞弟部,抑或是南宋时投身抗元前线,杨氏地位不断提升所依赖的并非超群的文化素养,而是其军力可为宋廷所用。两宋的羁縻制度与唐代不同,尤其是在北宋中后期,南方族群冲突频发,宋廷不得不在日渐紧密的沿边社会寻求新的治理良方,在这一治理需求下,播州杨氏一方面积极迎合各时期宋廷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借与官方的紧密联系,将时代的发展、朝廷的需要转化为拓展自我生存空间的机遇,从而实现播州从化外羁縻州向国家藩篱的转型。播州杨氏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仅是一部家族盛衰的发展史,也是西南族群发展的缩影,更折射出唐宋羁縻制度向元明土官土司制度转型的诸多面向。
2025年01期 No.533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CNKI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劲;
世界文学理论项目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将世界文学思考为一个具有自我生产能力的动态系统。同样重要的是,它需要和19世纪的世界文学相区分,放弃以精神为引导的先验统一。当代的世界文学应该符合当代人的世界意识,在差异生产中实现系统同一。传统的系统概念是一个作为要素总和的空间概念,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卢曼的系统概念却代表了二阶控制论的后人文主义立场,它从系统/环境差异出发,以自我指涉方式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要素。采用卢曼的系统构想,世界文学就可能突破主体性黑箱而进入新的认识范式,文学的理念、主客体、风格、理论反思乃至时间概念都将二阶化为世界文学系统自我生产的形式动机。
2025年01期 No.533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CNKI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林;
罗兰·巴尔特与米歇尔·福柯均主张“去作者化”,但路径与结论各有不同:前者首倡“作者的死亡”,以读者代替作者;而后者用“作者—功能”取代作者,将作者改造为一种话语功能,并不点名地批评巴尔特。对此,巴尔特的《从作品到文本》既提出隐晦的反批评,也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福柯的合理意见。“去作者化”之争成为“文本”出场的重要契机。探讨巴尔特—福柯的“去作者化”之争启示我们:“知出乎争”,一场有风度、有深度的学术讨论与思想交锋,是任何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2025年01期 No.533 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CNKI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景跃进;
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孔飞力提出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议程”这一基本概念,并对此给出了特定的回答。该书译者在接受这一概念的前提下,对于孔飞力的问题意识进行了修正,主张将“现代中国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联系起来,是将“大一统”议题带入中国现代国家建设根本性议程的思考。沿循此思路,大一统的维系与政治制度的选择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就历史经验而言,与大一统匹配的政治制度是集权性的,而不是西式自由民主制,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则从现实维度给出了经验证成。据此,应根据中国现代化的经验,重构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议程,并讨论这一重构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2025年01期 No.533 8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9K] [CNKI下载次数:6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禹辰;
随着我国对行政决策体制科学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充分发挥专家群体作用,以专业知识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但理论和实践均表明,目前专家知识对行政决策的影响较为有限。既有研究主要从行政决策体制或决策者个人特征来阐释专家知识对行政决策的有限影响,很少关注专家的知识呈现方式及其过程对行政决策的效应。基于对P区一个规划项目决策过程的深度观察,提出话语在提升专家知识影响行政决策过程中的机制。研究发现,对于同一个规划项目,A专家团队直接使用科学话语,很难得到决策者的正面反馈,影响规划决策的程度不高;B专家团队用话语将知识重新组合,将科学话语转化成决策者便于理解的行政话语,获得了决策者的认可,提升了专家知识对规划决策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归纳专家知识影响决策的话语重构机制,对进一步发挥专家在行政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及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5年01期 No.533 10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CNKI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静;张冰瑶;
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基础在于构建现代化产业链,重点是强化产业链安全。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实施以产业链为导向的政策,全球产业链出现重组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在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央产业政策的关注点主要是市场准入、产业开放以及产能规制;地方产业政策则通过各种优惠手段形成政策洼地,难以顾及产业链安全。基于此,我国应实施中央主导型产业链政策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体地,通过实施产业链技术政策、产业链组织政策、产业链发展政策、产业链布局政策,在纵向层面提升产业链技术能力和产业链主体参与度,在横向层面构建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
2025年01期 No.533 118-12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6K] [CNKI下载次数:4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承乾;郑永年;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何历经二十余年才全面实现,不同省份的统筹速率又为何存在差异?制造业的保费敏感、逃费动机与弹性征管问题,使得省级政府存在税收下降与征缴不足的预期,从而影响其对统筹改革的积极态度。基于全国27个省份2000—2021年的事件史分析发现,在制造业经济和就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更难实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总体的人力成本敏感性与地区总体的保费征缴难度,分别加强了制造业经济和就业占比对省级统筹的负面影响,验证了制造业影响统筹改革的相对议价能力假说。以上结果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影响多级政府决策的理解,也表明唯有充分考虑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与相互依赖,才能更为有效地推动“权力集中式”改革和制度变迁。
2025年01期 No.533 12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CNKI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晔安;郑广怀;
商户联盟参与社区公益日益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这提出了新的研究议题,即在“五社联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社区慈善资源的动员来激活市场主体的力量,促进国家、社会和市场在社区层面的良性互动。案例比较研究发现,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商户与社区、居民以及其他商户之间的经济交易产生了相互之间的互惠关系,在行政力量主导或专业力量引导下,这种互惠关系进一步促使商户展现出公益精神和行为,并深度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商户联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单体主导和多元平衡两种模式,在单体主导模式中,商户联盟主要遵循商户自发的“剧班共谋”、他者赋予的“印象管理”、外部驱动的“表演剧班”的行动逻辑;在多元平衡模式中,商户联盟主要遵循社区催生的“剧班共谋”、自我认同的“印象管理”、内生支持的“表演剧班”的行动逻辑。商户联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公益搭台、经济唱戏”的过程,呈现出道义经济学的逻辑,促进了公共价值的生成、传播和应用。
2025年01期 No.533 14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6K] [CNKI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世明;
青年失业率偏高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我国的青年失业问题表现出自愿性失业多、摩擦性失业多、失业持续时间较短的群体性特征,其负面效应日益显性化。造成青年失业率偏高的原因复杂,从微观个体到中观就业市场再到宏观就业环境均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需要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施策的合理取向包括创造优良的就业环境、推动劳动力供需有效对接、提升青年人就业素养、优化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等。
2025年01期 No.533 15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CNKI下载次数:8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光宁;
随着指导性案例总体数量的不断增加,案例指导制度在特定领域审判活动中的运作也开始出现了精细化的趋势,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典型代表。案例指导制度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指导性案例综合适用了多种部门法,引领了保护消费者的司法案例体系;在事实认定中,指导性案例突出经营者的证明责任;在法律适用中,指导性案例强调了消费者立场,以其具体认知和体验作为基本衡量标准;指导性案例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规则。但是,现有指导性案例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包括覆盖面较小,围绕消费者的释法说理不足,相似性对比门槛过高等,这些问题也代表了案例指导制度在精细化运作上的不足。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案例指导制度应当持续改进和完善:遴选环节应当积极吸收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的参考案例;编辑环节应当超越原审文书,充分结合消费者特点展开释法说理;发布环节应当适时提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题批次;参照环节应当降低对比门槛,推动法官截取部分文本进入裁判文书。
2025年01期 No.533 17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CNKI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万龙;
司法解释《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正当防卫的权威案例,在显著轻微的不法侵害、亲友的不法侵害、自招侵害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不法侵害等情形中额外设置了《刑法》第20条未明文规定的限制条件。这一突破《刑法》第20条的条文语义限缩适用正当防卫条款的做法会扩张处罚范围,为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存在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正当性疑问。然而,根据法秩序统一原则,正当防卫并非真正的刑法内容,而是植根于整体法秩序的规范,不应受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是故限缩适用正当防卫条款之做法有被容许的空间。但需注意的是,限缩适用正当防卫条款应严格以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为依据,直接以外部法律原则为基础的限缩类推,有违法律原则的适用方法,难以成立。
2025年01期 No.533 18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CNKI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