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刚;
关于黑格尔哲学的“无前提性”,学界通行的观点是要么把它理解为一种单纯的怀疑主义或批判精神,要么去论证作为黑格尔逻辑学开端的“存在”本身是“无前提的”。文章首先指出怀疑主义或批判精神不足以刻画黑格尔哲学的根本特性,以及所谓“无前提”的“存在”在黑格尔那里是自相矛盾的,然后辨析了黑格尔哲学在“无前提”“本原”“开端”等关键概念语境下的开端问题,最终通过澄清黑格尔在逻辑学之本质论部分里关于“设定”和“预先设定”等概念的思想,表明黑格尔哲学的“无前提性”的真正意义在于破除一个绝对在先的开端,扬弃开端和终点之间的对立。
2023年07期 No.515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CNKI下载次数:9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朱晶;姜雪峰;
公众的科学知识与理性行动之间的关系悖论,公众的社会认知、群体价值与对科学的信任之间的复杂关系,新技术和科学研究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在传播时遇到的认知偏见和认知公正等难题,极大地挑战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和新的参与科学模式。科学传播困境背后的认识论问题与科学知识的社会维度问题,需要科学哲学的理论框架和参与式的科学哲学的研究协助解决,并且优先需要对科学传播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学哲学的传播问题进行元哲学的思考。科学哲学的理论视角不仅可以介入科学传播的核心问题,比如个体认识论与信念辩护、认识论信任与权威、群体认识论与认识论负担等;传播科学哲学同样可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哲学参与科学传播研究时,应该整合经验研究和理论框架,与其他学科一起诊断科学传播中的问题,从单一的描述性分析拓展到探寻机制解释,介入科学传播的具体实践。
2023年07期 No.515 35-4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2K] [CNKI下载次数:6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戴益斌;
人工智能伦理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定位式的研究进路主张通过定位人工智能的社会地位解决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嵌入式的研究进路主张通过为人工智能嵌入道德算法以规避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规范式的研究进路主张通过制定相应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以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些研究进路都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道德特殊主义,我们可以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给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2023年07期 No.515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CNKI下载次数:102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邹水杰;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具律》中规定,鬼薪白粲罪以上逃亡的要“以其罪命之”,而耐隶臣妾罪以下就只是“论令出会之”。根据众多同类文献分析比较可知,“命”与“出会”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是地方官府针对轻重不同的罪犯逃亡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秦及西汉时期,针对重罪逃犯,治狱吏要缺席论定“命罪”,使之成为“命者”,官府再派吏求捕。出于行政成本考虑,官府不会拘系轻罪犯,只是责令他们“出会”,即在规定日期内前来接受处罚。走马楼西汉简狱案文书表明,犯有较重刑罪或造成官府财产损失的罪犯逃亡后,地方官府首先会派吏徒求捕30日,在求捕不得的情况下,治狱吏会对案件进行缺席审判,以加重论定“命罪”的方式阶段性结案。“命罪”之后,县廷治狱吏会制作“命者”的“命籍”,并汇总成《命簿》,以便尉史或亭长继续求捕。《命簿》需要在上计时向上级汇报,接受郡国考课。而东汉简牍材料显示,东汉中后期以降,官府对逃犯不再缺席论定“命罪”,而是继续派吏逐捕,显示出对罪犯逃亡的管理模式已发生了变化。
2023年07期 No.515 53-6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0K] [CNKI下载次数:82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王鸿;
“组织”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从晚清延续至五四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基本定型。晚清思想界出现的“组织”观念兼具社会学和生物学的内涵,反映了彼时中国人寻求摆脱“一盘散沙”社会状态的时代关切。五四运动后,“组织”观念受到知识分子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一方面,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热议的“小组织”方案代表了自下而上进行社会改造的尝试。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对于“组织”观念的阐释被上升到理论探讨的层次,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围绕“组织”与“自由”“强权”等观念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思想论战。在这场思想论战之后,五四知识分子逐渐由理想走向现实,重新正视晚清以来中国便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历史时局。于此历史转折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观念因应和时局而迅速崛起,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组织时代”已悄然来临。
2023年07期 No.515 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5K] [CNKI下载次数:4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相占;刘汉君;
寄寓是苏轼对人生在世状态的思考。从空间维度上,他提出“吾生如寄耳”,人只是寄寓天地间,一生漂泊;从时间维度上,他提出“人间如梦”,人生如同一场梦境,转瞬即逝。不过,他并未沉沦,而是通过自然审美生发出寄寓之道——齐同“寄”与“归”,认山水最佳处为家;齐同“梦”与“觉”,化如梦人生为审美人生。苏轼的自然审美不是以自己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主客对立式观照,而是生发出注重自在自得的“寓意于物”的这种自然审美模式。从寄寓之道的角度探讨苏轼的自然审美,能够使自然审美超越审美对象的意义而获得生存哲学的意义,从而深化当代自然美学。
2023年07期 No.515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7K] [CNKI下载次数:84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牛晓岑;许建平;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创立“说部”,引起士大夫们的格外注意。目前学术界对“说部”的研究多侧重于目录学和文体学的价值,而对其所体现的文学观念新变缺乏足够重视。“说部”包含两大类内容:批评与学问。王世贞将此前处于辅助地位的杂考、诗话、札记等成果提高到与诗文创作成果等视的地位,突出“学问—批评”与文学创作关系的重要性,彰显其“文学创作”“学问—批评”双峰并峙以及学问、批评、创作三位一体的文学观念,使中国的文学学科思想更具结构的完整性。这一观念是中国古代文集编纂观念和文学思想演变过程的一次异变,对此后中国文学观念与文集编纂思想及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3年07期 No.515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5K] [CNKI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庞金友;赵洁;
社交媒体是当今欧美社会政治活动的结构化要素。社交媒体独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秩序迎合了人类认知的吝啬规律,为偏狭的政治认知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行动者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暴露或夸大自身感受,敏锐感知他人情绪,从而引发情绪共振与情感叠加。置身社交媒体时代的现代人更容易形成偏执、怀疑、自负等以“偏激”为核心特征的后政治心理,并逐渐以其为行为准则。当偏狭的理性认知和偏执的感性情绪与党派归属、阶级身份、公共形象塑造、公共政策选择等迎头相遇,政治极化的形成和扩张便拥有了动力源和助燃剂。随着民众对特定领导人非理性的追捧或声讨,对党派阵营产生强烈的心理依附与行为追随,对政策制订与颁布采取极端态度,对异己群体愤恨和仇视,政治极化的强度、深度和幅度逐渐加剧。政治极化的愈演愈烈使群体内部同仇敌忾、群体间激烈冲突、社会舆论两极分化,进一步助长了后政治心理的升级和蔓延,使“绝对自负”与“怀疑一切”、“无限恐惧”与“毫无敬畏”、“政治狂热”与“政治冷漠”等情绪和态度弥漫于民主政治的各个角落。从当前情形来看,扭转以偏激为核心的后政治心理是缓解政治极化的可能路径,其中,校准接收和传播信息的心态和方式最为关键。
2023年07期 No.515 9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8K] [CNKI下载次数:137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杜传忠;薛宇择;
发展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基于竞争优势差异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则为各国协同打造智能制造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鉴于动态竞争优势模型中基础要素禀赋、产业发展机遇、政府及制度环境等传统因素以及国际合作机制对智能制造发展的显著影响,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时应充分考虑其现实状况以判断中国竞争优势所在。在科技革命、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叠加下,中国应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环境优势,既要在短期内有序引导智能制造区域合作转移,同欧洲各国、东亚邻国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达成互惠共利、优势互补的不对称合作机制,又要着眼于国际博弈的长期规律,与北美地区积极展开标准竞争,以自身竞争优势的确定性对冲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实现智能制造国际博弈中的占优策略。
2023年07期 No.515 11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4K] [CNKI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汪莉;陈玥彤;崔珊珊;
一段时期内,产能过剩是制约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焦点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培育企业新动能提供了根本方向。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并将2015年开始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二,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推行力度,对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023年07期 No.515 12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8K] [CNKI下载次数:180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任远;
人口发展战略是针对人口总量、结构、空间分布和人口素质相关事务的总体谋划,是对人口变动和国家发展的宏观规划。长期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开展大国治理的重要经验。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对于国家中长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非常重要。21世纪以来,针对人口变动和国家宏观发展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内容丰富,党和国家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和实践。在当前时期,优化人口发展战略需要应对和适应人口变动的新形势,构建完善的人口发展战略体系框架,从而促进人口和发展的协调,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优化人口发展战略还需要创造条件发挥人口变动过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缓解其消极作用,并在人口变动过程中探索国家未来发展的道路。
2023年07期 No.515 13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CNKI下载次数:69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李文祥;
儿童是缺乏完全行为能力而需要外力扶助的群体,儿童福利是需要外在支持才能实现的“积极权利”,儿童福利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与社会投入资源。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建设实践中运行的多元参与机制,存在着主体责任游离问题,难以保障儿童福利权利的充分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我国今后新的历史阶段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福利建设的取向,更提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儿童福利权利实现机制的改进指出了路径,即由多元参与转向公共协商。而这需要构建公共协商的积极主体,建立常态化公共协商平台,构建公共协商规则,为儿童福利权利实现机制的重构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
2023年07期 No.515 14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3K] [CNKI下载次数:88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刘士国;
我国有关侵权责任的自主知识体系集中体现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法治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侵权责任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突破了国外的债编体系,作为法典末编保护之前各编规定的民事权利,是民事责任从民事义务中分离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第四要素的应然发展,使民事法律关系理论和《民法典》体系更加科学,更符合时代需求。《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继承了中华法系“和谐”的法律文化,贯彻“公正”“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资本主义侵权法源自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并以个人自由主义哲学为基础。侵权责任编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明确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具体赔偿范围和生态修复责任,是环境与生态一体保护的独特制度。侵权责任编中的医疗侵权责任与我国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体制相适应,体现的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医师专家责任制度的医疗单位责任制度。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融汇各国侵权法的共性,又与其有以上本质区别,形成了中国自主的侵权责任知识体系。
2023年07期 No.515 15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8K] [CNKI下载次数:5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彭诚信;许素敏;
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应与数字社会相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9条规定的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精神损害,且个人信息权益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应适度淡化“严重精神损害”的程度要件,降低证明标准。数字社会的个人信息具有显著的财产利益,如个人信息处理者擅自利用个人信息,个人将遭受个人信息财产利益损失,理应获得相应的赔偿。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往往具有潜伏性、未知性等特征,如个人未来遭受实际损害具有“客观合理可能性”,应将个人为防止未来损害发生所支出的预防费用纳入个人信息权益侵权损害赔偿范围,以契合数字社会中风险规制的需要。
2023年07期 No.515 16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CNKI下载次数:2114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正>《卡尔·克劳传:一个老中国通的上海往事》[英]保罗·法兰奇著,聂祖国译卡尔·克劳于1911年来到上海,在上海居住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在上海,他当过记者,开过报社,并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他也见证了上海命运的变化。作者保罗·法兰奇搜集、查阅大量资料,用丰富的细节、细腻流畅的笔触,还原了卡尔·克劳精彩、动荡的一生,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地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不仅是卡尔·克劳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在动荡年代的历史书写。
2023年07期 No.515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CNKI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